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学校性教育立法——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文献摘要:
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学校性教育纳入其中,这意味着学校性教育在我国首次获得了法律层面的保障与支持.本研究试图借助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对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学校性教育立法的制定过程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时代发展变化中的实践问题的问题源流,提供立法的基础;政策共同体的建议与活动的政策源流,形成立法的环境;执政党的理念与国民情绪的政治源流,推动立法的进程.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的关键节点上,三大源流得以汇合,学校性教育立法的政策之窗开启,政策议程得以确立,学校性教育正式纳入我国法律.
文献关键词: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性教育立法;政策议程;多源流理论
作者姓名:
杜毓倩;赵婕
作者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毓倩;赵婕-.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学校性教育立法——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J].法制博览,2022(30):26-28
A类:
学校性教育立法
B类:
未成年人保护法,多源流理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理论分析框架,制定过程,系统性分析,实践问题,问题源流,政策共同体,政策源流,执政党,民情,政治源流,关键节点,大源,流得,汇合,政策之窗,政策议程,国法
AB值:
0.1598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