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规模植被恢复对东亚气候的可能影响
文献摘要:
利用动态植被模型CLM4-CNDV、区域气候模式RegCM4.6-CLM3.5和全球气候模式CAM4探究了当前气候状态下东亚区域可能的自然植被分布以及自然植被恢复对东亚区域气候产生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气候条件下,农作物区可能分布的自然植被为:蒙古高原以北、东北、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为裸土;东亚东南部及蒙古高原以北地区主要为林地;四川盆地及山东半岛主要为灌木;东北地区、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为草地.将农作物区恢复为自然植被后将对区域气候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东亚东部大部分地区由于植被叶面积指数增加引起的蒸散发增强,使得夏季降水增加且温度降低显著;华北、四川盆地和广东中部平原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减小,伴随区域内夏季降水显著减少且温度升高.而蒙古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不仅受区域内植被覆盖变化影响,还可能与印度地区和我国东南部植被变化引起的大气环流调整有关,使得蒙古高原西部冬季温度降低,而其东部夏季温度升高,同时夏季降水减少显著.研究所采用的试验方案是在相对理想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其结果为进一步区分不同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关键词:
植被恢复;东亚;气候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丹萌;俞淼;刘伟光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丹萌;俞淼;刘伟光-.大规模植被恢复对东亚气候的可能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2(03):351-367
A类:
CNDV,CLM3,CAM4
B类:
植被恢复,东亚气候,植被模型,CLM4,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全球气候模式,东亚区域,自然植被,植被分布,气候条件,蒙古高原,原以,华北平原,四川盆地,裸土,亚东,东南部,林地,山东半岛,岛主,灌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草地,叶面积指数,蒸散发,夏季降水,降水增加,东中部,平原地区,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变化影响,植被变化,大气环流,环流调整,冬季温度,试验方案,气候响应
AB值:
0.31344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