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全球海洋热浪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气候调控因子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1982~2019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日最优插值海表温度(Daily Optimum Interpol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V2,OISST)观测资料和物理实验室(Physical Sciences Laboratory,PSL)多种气候观测指数,采用最小二乘回归、高低通滤波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海洋热浪(Marine Heatwaves,MHWs)频次、持续时间、总天数和最大强度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及不同气候信号对其演变的调控.研究表明,MHWs频次在赤道西太平洋线性增长最快.在去除全球变暖趋势后,全球平均MHWs各属性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均存在明显区域变化特征,主导区域也均受到多时间尺度气候信号的调制.本研究分析了5个关键海域(赤道中东太平洋、东北太平洋、西印度洋、西北大西洋、中高纬南大洋)MHWs频次等变化特征与不同气候信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关键海域MHWs频次主要受年际气候信号调制.而年代际气候信号主要提供了一个背景状态,其对关键区域MHWs频次演变的影响没有年际气候信号对其演变的显著.
文献关键词:
海洋热浪;线性趋势;时间尺度分析;气候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小娟;郑飞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小娟;郑飞-.全球海洋热浪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气候调控因子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2(01):170-182
A类:
西北大西洋
B类:
全球海洋,海洋热浪,多时间尺度变化,调控因子,管理局,National,Oceanic,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NOAA,海表温度,Daily,Optimum,Interpolation,Sea,Surface,Temperature,V2,OISST,观测资料,物理实验室,Physical,Sciences,Laboratory,PSL,最小二乘回归,低通滤波,统计方法,Marine,Heatwaves,MHWs,演变特征,同气,赤道,西太平洋,线性增长,全球变暖,年际,年代际变化,主导区,海域,中东,东太平洋,北太平洋,西印度洋,高纬,南大洋,信号调制,景状,关键区域,线性趋势,时间尺度分析,气候因子
AB值:
0.4444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