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全球变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其的相对贡献
文献摘要:
虽然中国降水以年际变化为主,但可利用奇异谱分析辨析出10—20 a、20—50 a年代际变化的显著性区域以及>50 a的长期趋势的显著性区域。本研究通过奇异值分解、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究了1934—2018年不同海洋模态对6—8月(夏季)和12月—翌年2月(冬季)中国陆地降水趋势以及年代际振荡的相对贡献。通过对中国降水及中低纬度地区海温进行奇异值分解发现,不论冬夏,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模态是全球变暖,其次是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评估全球变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中国不同区域降水的方差贡献及各因子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夏季,三者可以解释西北和华北大约30%的年代际降水,其中全球变暖的相对贡献最大、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次之;冬季,三者可以解释东北42%、西北和华北30%左右的年代际降水,东北和西北以全球变暖的相对贡献为主、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为辅,华北仍以全球变暖的影响为主、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为辅。
文献关键词:
全球变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相对贡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佳玉;陶丽;许承宇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佳玉;陶丽;许承宇-.中国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全球变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其的相对贡献)[J].气象学报,2022(05):685-700
A类:
B类:
年代际变化,全球变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相对贡献,年际变化,奇异谱分析,显著性区域,长期趋势,奇异值分解,方法探究,翌年,中国陆地,陆地降水,低纬度地区,海温,冬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评估,北大,仍以,IPO,AMO
AB值:
0.17883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