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兼爱、利他偏好和社会福利——经济思想史视野下的中西比较分析
文献摘要:
20世纪70年代,加里·贝克尔将利他偏好纳入理性选择模型中,利他偏好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关注热点之一.而在两千余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就已初具利他偏好的雏形.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墨家兼爱思想与西方经济学中利他偏好的演变脉络,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众多相似之处,在内容要旨、外在表现、效用理论、福利观念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但是二者的分析方法、论证逻辑、利他强度等则显著不同.借助利他偏好数学模型和数学刻画的方式,研究进一步表明:兼爱思想并非必然能够引致社会福利的改进;兼爱思想对社会福利的改进,取决于贫穷、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文献关键词:
兼爱;利他偏好;社会福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亚光;张圣一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亚光;张圣一-.兼爱、利他偏好和社会福利——经济思想史视野下的中西比较分析)[J].东方论坛,2022(02):25-38
A类:
B类:
兼爱,利他偏好,社会福利,经济思想史,中西比较,加里,贝克尔,理性选择,主流经济学,两千余年,余年前,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思想家,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初具,雏形,墨家,西方经济学,相似之处,要旨,效用理论,论证逻辑,引致,贫穷,外部性,信息不对称
AB值:
0.3578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