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天下奇观,钱塘壮景——以《观潮》为例
文献摘要:
一、天下奇观——钱塘观潮,美哉
要说天下奇观,山水类当数桂林山水,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说江潮,当数钱塘观潮,苏轼曾经讲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也就是说钱塘观潮是自然界的一个壮景.其实,钱塘观潮不但是一种自然奇观,同时也是浙江省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它始于汉魏,在南宋时期尤为兴盛.宋代王千秋在《满江红·和诸公赏心亭待月》中写道:"更须潮上喧阗鼓.看波光、撩乱上樯竿,龙蛇舞."劝勉世人暂且抛开一切烦恼,共赏钱塘大潮.韩元吉《水调歌头》中的"且醉吴淞月,重听浙江潮"和姜夔《玲珑四犯》中的"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两者都提及喝酒赏潮,应该说当时的观潮是一种由下而上的习俗,深受古代文人雅士的喜爱.这种习俗成为一种文化而一直延伸下去,清代词人吴伟业在《沁园春·观潮》中也赞扬过潮水的壮观景象:"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毛泽东也曾赋诗一首《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展现了钱塘江大潮奔腾向前、不可阻挡的恢弘景象.时至今日,观潮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继承了下来,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节.这期间,秋阳朗照,清风沁人,在钱塘江口的海塘上,游客群集,兴致盎然,人人争睹奇景.所以,观潮是一种习俗,虽然我们远在千里,一时半刻并不能亲身体验钱塘江大潮的魅力,但是我们可以在文学的世界里去感悟钱塘潮水的壮景.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魏彦喜
作者机构: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张家滩学校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彦喜-.天下奇观,钱塘壮景——以《观潮》为例)[J].课外语文,2022(10):11-13
A类:
撩乱,赏钱,伸下去,一时半刻
B类:
奇观,观潮,要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果说,江潮,苏轼,八月,壮观,也就是说,传统民俗,民俗活动,于汉魏,南宋时期,兴盛,宋代,代王,千秋,满江红,诸公,赏心,写道,更须,波光,龙蛇,劝勉,世人,暂且,抛开,烦恼,大潮,韩元,水调歌头,吴淞,重听,姜夔,玲珑,酒醒,明月,潮声,喝酒,应该说,由下而上,习俗,文人雅士,代词,词人,吴伟业,沁园春,赞扬,潮水,观景,景象,千尺,崔嵬,毛泽东,赋诗,一首,七绝,千里,波涛滚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阵容,铁马,从容,杀敌,钱塘江,奔腾,阻挡,恢弘,时至今日,农历,时节,这期,清风,江口,海塘,客群,群集,兴致,盎然,奇景,亲身体验,钱塘潮
AB值:
0.542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