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对患者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惠阳三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65例.均给予两组患者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术时对照组患者注入高剂量(3.0~4.0 mL)骨水泥,观察组患者则注入低剂量(1.5~2.5 mL)骨水泥,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6个月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内静脉渗漏、椎间盘渗漏、椎旁渗漏等骨水泥渗漏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及VAS、ODI评分均较术前呈降低趋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呈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总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中,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注入1.5~2.5 mL剂量与高剂量的骨水泥均可有效改善患者椎体Cobb角度,促使其运动功能得到恢复,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但注入常规剂量的骨水泥前缘椎体高度比恢复更佳,而注入小剂量骨水泥渗漏率更低.
文献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单侧经皮锥形成形术;骨水泥;椎体前缘高度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志鹏
作者机构:
惠阳三和医院骨科,广东 惠州 5162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志鹏-.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04):65-67
A类:
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单侧经皮锥形成形术
B类: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不同剂量,折中,效果对比,Cobb,椎体前缘高度比,惠阳,三和,骨折患者,高剂量,术后随访,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盘,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手术中,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常规剂量,椎体高度,小剂量骨水泥,骨水泥渗漏率
AB值:
0.1310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