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对南海夏季风撤退年代际变率的影响及可能机理
文献摘要:
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物理科学实验室( PSL)和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CIRES)重建的NOAA-CIRES 20th再分析数据和国际综合海洋大气数据集( ICOADS)的全球月海表温度数据( ERSST) ,并结合数值试验分析了南海夏季风撤退的年代际变率特征及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 AMO)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撤退时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率,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晚(早)年代中国南海及其附近区域上空有显著的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异常,降水偏多(少)。进一步研究发现, AMO与南海夏季风撤退年代际变率呈显著正相关,即AMO为正位相时,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晚;AMO为负位相时,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早。北大西洋海温升高(即AMO位于正位相) ,从海洋释放更多的热通量到大气,导致北大西洋上空对流层的对流活动明显增强,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激发北大西洋上空的波活动异常,进而影响与东北亚关键区域大气环流变化密切相关的中纬度欧亚遥相关波列的形成和传播,引起东北亚关键区的正位势高度异常和明显的下沉运动,并在其对流层低层产生辐散运动,能量伴随着偏北的辐散风气流传播至中国南海及邻近区域辐合上升,进一步加强了南海区域的气旋性环流异常,使得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晚。AMO负位相时,异常情况与之大致相反,使得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早。
文献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撤退;年代际变率;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机理
作者姓名:
宋成玉;汪靖;柳艳菊;李巧萍;丁一汇;沈新勇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300074;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51908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成玉;汪靖;柳艳菊;李巧萍;丁一汇;沈新勇-.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对南海夏季风撤退年代际变率的影响及可能机理)[J].气象学报,2022(05):668-684
A类:
南海夏季风撤退,CIRES,ICOADS
B类: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年代际变率,管理局,NOAA,物理科,科学实验,PSL,科罗拉多,环境科学,20th,再分析数据,海洋大气,大气数据,海表温度,温度数据,ERSST,数值试验,试验分析,中国南海,上空,反气旋,环流异常,正位,位相,北大西洋海温,温升高,热通量,对流层,对流活动,明显增强,东北亚,关键区域,大气环流,中纬度,欧亚,遥相关,波列,位势高度,低层,偏北,风气,邻近区,辐合,南海区,异常情况
AB值:
0.2020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