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研究
文献摘要:
中华文化共同体是在中原文化与"四方"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形成的.历经主动与被动、适应与冲突、分裂与整合的文化传播,汉文化作为主流、"四夷"文化作为支流的文化共同体最终成型.中华文化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源自于华夏远裔对于远祖文化的主动亲近,也因为自我与他者在用无观念影响下的接触,整体而言都与中央政权早期生成的天朝心态息息相关.归根结底,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表明主流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便受到支流文化的强力冲击,但仍无法改变其中心地位;同时也表明主流文化具有强大的溶解与建构能力,愿意并有能力将支流文化包容在主流之中.
文献关键词:
中华文化共同体;濡化;用无观念;文化整合;跨文化传播阻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熊建军;单晓云
作者机构:
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河池546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熊建军;单晓云-.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22-32
A类:
用无观念,跨文化传播阻力
B类:
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原文化,传播实践,汉文化,支流,终成,华夏,远祖,亲近,自我与他者,整体而言,天朝,归根结底,明主,主流文化,即便,力冲击,中心地位,建构能力,文化包容,濡化,文化整合
AB值:
0.28774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