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儒释道"视角看唐寅的《梦仙草堂图》
文献摘要:
"别号图"源起元代赵孟頫等人,明代中期盛行于吴中地区,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又富于多种表现模式的绘画,《梦仙草堂图》就属于其中的一种."三教合一"是明代极为常见的文化现象,在各种媒介和绘画题材中均有所表现.文章旨在探讨手卷形制的"别号图",在"三教合一"的文化理念之下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在其叙事模式中又有着怎样的体现.本文以唐寅的《梦仙草堂图》为基础,以三教视角进行新的诠释,借助画面所绘情节的发展顺序,以及对描绘对象在画面中的铺陈,来窥探三教思想在唐寅绘画观念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从唐寅生平事迹和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出发,也不难发现,唐寅作为儒释道思想兼容的落魄文人,在总体思想指向上,还是脱离不了儒教的藩篱.在创作《梦仙草堂图》时,他一方面以自身思想为导向,一方面依循宋代绘画中表现"三教合一"理念的传统,体现出了儒家尊于释道的文化价值.
文献关键词:
《梦仙草堂图》;儒释道;唐寅
作者姓名:
孙华东
作者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引用格式:
[1]孙华东-.从"儒释道"视角看唐寅的《梦仙草堂图》)[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2(03):45-49
A类:
B类:
儒释道,唐寅,仙草,草堂,别号图,源起,元代,赵孟頫,明代中期,盛行于,吴中地区,纪念意义,富于,表现模式,三教合一,文化现象,绘画题材,手卷,卷形,形制,文化理念,叙事模式,铺陈,窥探,三教思想,生平事迹,思想变化,不难,落魄,离不了,儒教,藩篱,依循,宋代绘画
AB值:
0.3901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