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汉语"噙含""叼衔"义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文献摘要:
根据"嘴巴含"的方式,可以将"衔"分为"衔1""衔2",分别表示"全含""半含".前者与"含""噙"构成"噙含"概念场,后者与"叼"构成"叼衔"概念场.表"噙含"义的词较多地分布在医籍文献中."衔1"主要分布在诗词中."噙"的产生对"含"造成一定冲击,但"含"在书面语中仍比较活跃."含""衔""噙"均有从"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藏在里面;容纳→带有"的词义演变."含""衔"又均有从"藏在里面;容纳→隐藏"、从口部动作范畴到心理范畴的演变.表"叼衔"义,明代以前只有"衔2"."叼"在明代始见,字形又作"雕""刁"等.将历史文献与现代汉语方言分布相结合,推测"噙"发源于北方地区."叼"很可能是"长江型"词,兴起于江淮流域而后往北向西扩散.
文献关键词:
含;噙;衔;叼;历时演变;共时分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汤传扬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北京 1007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汤传扬-.汉语"噙含""叼衔"义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2(03):55-65
A类:
B类:
历时演变,共时分布,嘴巴,概念场,诗词,书面语,嘴里,咽下,吐出,里面,容纳,词义演变,口部,字形,历史文献,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发源,北方地区,江淮流域,北向西
AB值:
0.4482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