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替牙期牙槽突裂患者行块状髂骨植骨术的初步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替牙期单侧牙槽突裂患者行块状髂骨移植术的疗效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采用自体半厚块状髂骨块进行单侧牙槽突裂植骨修复的替牙期患者37例.植骨术后1周、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并通过Mimics软件对15例患者(术前恒尖牙未萌出的9~12岁患者)的随访影像资料进行髂骨块的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对比分析髂骨块骨吸收率.结果 37例患者中,32例植骨成功,5例植骨失败.植骨成功率为86.5%.术前恒尖牙未萌出的9~12岁的15例患者中,有2例在术后6~12个月尖牙自行经植骨区萌出;锥形束CT示移植骨块出现良好的骨性连接,其吸收主要发生在牙槽嵴顶处和腭侧,不同患者之间的骨吸收率差异较大,术后6~12个月的平均骨吸收率为39.0%±13.8%.结论 对替牙期牙槽突裂患者采用块状髂骨植骨术可获得较好的成骨效果.
文献关键词:
牙槽突裂;块状骨;替牙期;骨吸收;锥形束CT
作者姓名:
江晓娴;茅传青;赖永圳;卢萌;王承勇;蔡志宇;陈伟辉
作者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福州350001
引用格式:
[1]江晓娴;茅传青;赖永圳;卢萌;王承勇;蔡志宇;陈伟辉-.替牙期牙槽突裂患者行块状髂骨植骨术的初步疗效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2(03):303-308
A类:
牙槽突裂植骨
B类:
替牙期,髂骨植骨,植骨术,初步疗效,疗效分析,髂骨移植,移植术,回顾性研究,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自体,骨块,骨修复,随访观察,Mimics,尖牙,萌出,影像资料,三维重建,体积测量,骨吸收率,锥形束,牙槽嵴顶,成骨,块状骨
AB值:
0.224191
相似文献
种植联合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14例下颌骨缺损的长期疗效观察
顾雨薇;王凤;黄伟;张志勇;张陈平;孙坚;吴轶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第二门诊,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种植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特需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