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化改良栅栏技术在垂直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改良的不可吸收钛板支撑的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垂直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缺牙区严重垂直骨缺损但要求进行种植修复治疗的病例8例,使用数字化改良的不可吸收钛板支撑的引导骨再生技术(栅栏技术)进行骨缺损重建.获取患者颌骨、牙列及软组织数据,进行修复为导向的种植和骨增量设计.打印模拟骨增量后的颌骨模型,并在该模型上弯制钛板;通过导板(包括基底导板、骨膜钉植入附件、骨增量块附件)将虚拟设计进行转化,使得术中可实现与设计一致的成骨空间构建.按照改良的技术流程完成引导骨再生手术.骨增量术后6~8个月,拍摄锥形束CT评估骨增量效果;按照初始种植设计植入种植体,植入时获取骨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检测.结果 骨增量术后6~8个月,垂直线性骨增量达到(5.44±1.73)mm.按照初始种植设计植入种植体,植入时获取的骨组织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新骨形成.结论 使用数字化改良的栅栏技术,能够简化术前及手术操作,获得良好的垂直骨增量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垂直骨增量技术.
文献关键词:
垂直骨增量;引导骨再生;栅栏技术;修复引导种植;修复引导植骨;钛板;数字化导板;3D打印;种植
作者姓名:
刘菁晶;王婧;满毅;屈依丽
作者机构: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菁晶;王婧;满毅;屈依丽-.数字化改良栅栏技术在垂直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J].口腔疾病防治,2022(10):733-739
A类:
垂直骨增量,修复引导种植,修复引导植骨
B类:
栅栏技术,骨缺损,缺损重建,可吸收,钛板,引导骨再生技术,缺牙,但要,种植修复,修复治疗,牙列,软组织,印模,颌骨模型,弯制,骨膜,附件,量块,虚拟设计,成骨,空间构建,技术流程,生手,锥形束,骨增量效果,种植设计,种植体,取骨,骨组织,HE,Masson,垂直线性,组织学检查,新骨形成,手术操作,数字化导板
AB值:
0.2690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