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药源性咳嗽159例文献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药源性咳嗽的人群特点、药物分布、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为药源性咳嗽的早期诊治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规避用药风险.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0月1日所有有关药源性咳嗽的个案报道,通读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文献资料,录入"年龄""性别""是否伴随咳痰""药物不良反应""伴随症状""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停药后药物不良反应消失时间""是否合并用药"等信息后,进行一般计量分析、对比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类、33种药物所致的药源性咳嗽159例.计量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以中年(41~65岁)患者为主(61.01%);引起药源性咳嗽的前3位药物分别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71.07%)、中成药制剂(4.40%)和抗菌药(4.40%);不伴随咳痰(83.02%);药源性咳嗽不伴随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占56.98%,用药后1 d~1周出现占55.97%,停药后1 d~1周缓解占69.18%.对比分析显示:ACEI类所致药源性咳嗽多出现于用药后1 d~1周,多缓解于停药后1d~1周;抗菌药物所致药源性咳嗽多出现于用药后1h内,多于停药后1h内缓解;中药制剂所致药源性咳嗽多出现于用药后1 h内.关联规则分析显示:ACEI所致咳嗽以老年女性为主,咳嗽多于用药后1 d~1周出现,多于停药后1d~1周消失;抗菌药所致咳嗽以青年患者为主,咳嗽多于用药后1h内出现;中成药制剂所致咳嗽以中年患者为主,咳嗽多于用药后1h内出现;余关联规则强度较弱.结论 不同药物引起咳嗽的机制不同,发病规律各异,临床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高危药物的警戒和防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安全,规避风险.
文献关键词:
药源性咳嗽;文献分析;临床特征;发病规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美怡;许浦生;萧鲲;蔡光云
作者机构:
510000 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10000 广州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美怡;许浦生;萧鲲;蔡光云-.药源性咳嗽159例文献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22(05):1-5,9
A类:
药源性咳嗽
B类:
例文,发病规律,早期诊治,临床合理用药,用药风险,中国知网数据库,医学数据库,医学文献,文献数据库,建库,个案报道,通读,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录入,咳痰,药物不良反应,伴随症状,停药后,合并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女性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中成药制剂,多出,1d,抗菌药物,1h,中药制剂,老年女性,青年患者,中年患者,不同药物,高危人群,高危药物,警戒,防备,用药安全,规避风险
AB值:
0.2145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