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AMI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给予替罗非班,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替罗非班,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7 d后,2组患者TNF-α、IL-8、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CK-MB、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470).结论 AMI介入治疗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替罗非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心肌标志物水平,且治疗期间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综合推广与应用.
文献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介入治疗;低分子肝素钠;替罗非班;炎性指标;心肌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化霜;马丽娜
作者机构:
210019 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药学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化霜;马丽娜-.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2(01):50-52
A类:
B类:
低分子肝素钠,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介入治疗,AMI,南京医科大学,炎性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心肌肌钙蛋白,cTn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体炎,炎性反应,善心,治疗期间,推广与应用
AB值:
0.1629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