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岸带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以象山港流域为例
            文献摘要:
                    为系统推进海岸带生态修复和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象山港流域为例,基于国土空间重塑理论和景观生态理论,在陆海统筹视角下构建"本底评估-风险诊断-格局构建-分区修复"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分区技术框架,并进行生态修复分区.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流域的生态重要性整体较高,其中林地水体生态系统是核心,约有50%为生态极敏感区域和生态高度敏感区域;12个生态源地通过生态廊道相互连接,呈现"两横一纵"的总体生态安全格局;结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分析以及海洋功能区划,象山港流域可划分为2个等级生态源点、3条生态带、1个恢复区、3个缓冲区、3个保育区和5个修复区,分别开展相关生态修复工程.
                文献关键词:
                    陆海统筹;海岸带;生态修复;生态廊道;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鲍维科;林倩
                    
                作者机构: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研究中心 宁波 315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鲍维科;林倩-.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岸带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以象山港流域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04):3-10
                    
                A类:
                
                B类:
                    陆海统筹,下海,海岸带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分区,象山港,系统推进,国土空间,空间重塑,景观生态,生态理论,本底,风险诊断,格局构建,技术框架,生态重要性,中林,林地,敏感区域,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相互连接,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敏感性分析,海洋功能区划,源点,缓冲区,保育,生态修复工程
                AB值:
                    0.2735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