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申遗"对旅游目的地意象影响的时间异质性:认知与情感视角
文献摘要:
随着文化遗产旅游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对申报世界遗产事件的重视,了解游客在申遗后旅游意象感知的转变对新兴遗产目的地的精准定位和营销宣传至关重要.结合质性分析方法和量化分析方法,以泉州为例,考察游客在申遗前后的感知差异.通过认知-情感意象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内容分析,构建出景观意象、文化意象、人物意象,地方意象四个认知维度,再借助Russel的情绪环状模型,调查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情绪感知.通过对比发现,游客在申遗前后对泉州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申遗后景观意象的关注度上升,人文景观比重明显增大,但文化意象和地方意象的关注度小幅度下降;2)积极情绪一直占主导地位,且在申遗后进一步提升;3)整体认知意象在申遗后更加趋于一致性.
文献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情感意象理论;申遗;感知差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雷君;陈雪琼
作者机构: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雷君;陈雪琼-."申遗"对旅游目的地意象影响的时间异质性:认知与情感视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67-75
A类:
B类:
申遗,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与情感,情感视角,文化遗产旅游,世界遗产,旅游意象,意象感知,精准定位,质性分析,泉州,感知差异,情感意象,网络游记,景观意象,文化意象,人物意象,认知维度,Russel,情绪感知,后景,人文景观,小幅度,积极情绪,整体认知
AB值:
0.3157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