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佛山市顺德区飞鹅山Ⅲ号滑坡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
文献摘要:
采用工程地质钻探、物探、地质测绘及室内试验等技术方法探讨飞鹅山Ⅲ号滑坡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结果表明:1)滑坡体主要岩性为泥质粉砂岩,飞鹅山滑坡属于新形成的深层中型牵引式滑坡,在平面上呈圈椅状.2)滑坡属于双层滑面滑坡,主滑面以中型深层滑坡为主,主滑体上部发育中型中厚层滑坡.3)滑坡产生的原因为:①泥质粉砂岩倾向与坡向基本一致,且岩层倾角为中等倾角;②人工开挖使坡脚形成高陡临空面,抗滑力大为降低;③雨水沿层面及节理裂隙入渗至坡体深部,大大增加岩土体容重,同时泥质粉砂岩遇水软化,抗剪强度显著降低.4)结合该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采用坡面削坡+锚杆(索)+格构梁+双排预应力锚拉抗滑桩+三维网植草绿化+截排水+毛石挡墙的综合治理方法进行防治,监测结果显示该滑坡变形及位移已得到有效控制,整治效果良好.
文献关键词:
滑坡机理;双层滑面;防治技术;抗滑力;飞鹅山Ⅲ号滑坡;佛山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陶波;李锋;马威;刘建雄;易守勇
作者机构:
广东省地质局第十地质大队,广东中山528427;广东省佛山地质局,广东佛山52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陶波;李锋;马威;刘建雄;易守勇-.佛山市顺德区飞鹅山Ⅲ号滑坡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J].热带地理,2022(10):1761-1770
A类:
双层滑面,毛石挡墙
B类:
佛山市顺德区,滑坡形成,形成机理,防治技术,工程地质钻探,物探,地质测绘,室内试验,滑坡体,岩性,泥质粉砂岩,牵引式滑坡,圈椅,深层滑坡,坡向,岩层倾角,中等倾角,人工开挖,坡脚,脚形,高陡,临空面,抗滑力,雨水,节理裂隙,入渗,深部,大大增加,岩土体,容重,软化,抗剪强度,合该,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坡面,削坡,锚杆,格构梁,双排,预应力锚,抗滑桩,植草,草绿,截排水,治理方法,监测结果,滑坡变形,已得,整治效果,滑坡机理
AB值:
0.4163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