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四象论与中国意象理论的现代转型建构——来自胡塞尔和郑板桥的双重启示
文献摘要:
四象论突破的契机在于结合胡塞尔的图像意识理论、想象意识理论和郑板桥的画竹论,依据人类视觉意向经验的差异,将视觉意象分为本象、直象、间象、想象,同时通过想象的纽结点与西方的想象理论思想传统相打通,沿着宗白华先生的道路,将康德思想特别是康德的想象理论吸收进四象论的理论建构之中,以此深化意象理论探讨,发现中国意象理论传统中意象的形而上学先天生产衍生机制.借鉴康德生产性想象和再生产性想象的分类,对于中国意象理论"四象论"而言,不仅想象可以分为生产性想象和再生产性想象,而且间象也存在生产性间象和再生产性间象的类型.《周易》卦象作为生产性间象所奠定的中国意象理论的形而上学先天生产衍生机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周易》卦象作为生产性间象是生产衍生的"始基",生产衍生宇宙万物.其二,《周易》卦象作为生产性间象是生产衍生的"范型",生产衍生时间、空间、社会秩序等.其三,《周易》卦象作为生产性间象是生产衍生的"本源",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由此,四象论成为中国意象理论现代转型的理论建构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文献关键词:
四象论;意象;胡塞尔;郑板桥;生产性间象
作者姓名:
曾仲权
作者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浙江大学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引用格式:
[1]曾仲权-.四象论与中国意象理论的现代转型建构——来自胡塞尔和郑板桥的双重启示)[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68-81
A类:
四象论,生产性间象
B类:
中国意象,现代转型,胡塞尔,郑板桥,重启,意识理论,画竹,人类视觉,视觉意象,纽结,结点,想象理论,理论思想,思想传统,相打,宗白华,康德,收进,理论建构,理论探讨,理论传统,中意,形而上学,天生,再生产,周易,卦象,制表,始基,范型,社会秩序,其三,本源,思想观念
AB值:
0.2587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