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甘肃省党参根腐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区域分布
文献摘要:
为明确甘肃省党参根腐病病原菌种类、优势种及病原菌种群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差异,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甘肃省陇西、渭源、临洮、岷县和宕昌等5个党参主产县的病样进行分离纯化和柯赫氏法则验证,通过rDNA-ITS、TEF-1α序列聚类分析鉴定不同区域病原菌种类及分离频率.结果发现,引起甘肃省党参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为镰孢属Fusarium真菌,分离频率为72.66%,包括尖镰孢F.oxysporum、锐顶镰孢F.acuminatum、茄镰孢F.solani、木贼镰孢F.equiseti和燕麦镰孢F.avenaceum等9个种,其中尖镰孢和锐顶镰孢为优势种,分离频率分别为41.80%和16.41%.5个主产县党参根腐病病原种类及其分离频率各不相同,但优势属均为镰孢属,优势种均为尖镰孢.其中渭源县分离的病原菌种类最多,分离到镰孢属的6个种;其次为岷县,分离到镰孢属的5个种;临洮县分离的病原菌种类最少.部分镰孢菌在甘肃省党参产区为首次发现.
文献关键词:
党参;党参根腐病;rDNA-ITS;TEF-1α;地域性差异
作者姓名:
徐雪芬;李惠霞;倪春辉;李文豪;李焕宇;陈垣;胡芳弟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 730070;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 73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雪芬;李惠霞;倪春辉;李文豪;李焕宇;陈垣;胡芳弟-.甘肃省党参根腐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区域分布)[J].植物保护,2022(02):130-138
A类:
党参根腐病
B类:
根腐病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区域分布,根腐病病原菌,病原菌种类,优势种,分布差异,组织分离,分离法,陇西,岷县,宕昌,主产县,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rDNA,ITS,TEF,分析鉴定,镰孢属,Fusarium,oxysporum,acuminatum,solani,木贼,equiseti,燕麦镰孢,avenaceum,原种,各不相同,优势属,渭源县,临洮县,镰孢菌,地域性差异
AB值:
0.3407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