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玫瑰红菇和灰肉红菇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玫瑰红菇和灰肉红菇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筛选促进2种红菇生长的土壤微生物,为2种红菇的保育促繁以及人工栽培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一生态条件下2种野生食药用外生菌根真菌(玫瑰红菇和灰肉红菇)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2种红菇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的群落结构,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种红菇根际土壤微生物略有差异,玫瑰红菇的根际土壤微生物优势菌群为热酸菌属、分枝杆菌属、Reyranella属、纤线杆菌属、罗思河小杆菌属和Oidiodendron属;灰肉红菇的根际土壤微生物优势菌群为变异杆菌属、Bryobacter属,芽生绿菌属、拟青霉属和节菱孢属;细菌(变异杆菌属、Candidatus_Solibac-ter属、堆囊菌属、分枝杆菌属、Singulisphaera属、Isosphaera属、蛭弧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和真菌(木霉属、青霉属和Hypomyces属)为2种红菇共有的菌根辅助菌.pH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结论]2种红菇会根据生长需要特异性地选择对自己生长有益的土壤微生物,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落.本研究筛选出的红菇根际菌根辅助菌可为制备红菇微生物专用菌肥以及为红菇的人工促繁提供理论依据,这对红菇的可持续利用,扩大林下食用菌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玫瑰红菇;灰肉红菇;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作者姓名:
禹飞;梁俊峰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5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禹飞;梁俊峰-.玫瑰红菇和灰肉红菇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2(06):52-63
A类:
玫瑰红菇,灰肉红菇,Oidiodendron,Solibac,Singulisphaera,Isosphaera,Hypomyces
B类: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保育,人工栽培,生态条件,生食,食药,外生菌根真菌,根际与非根际土,非根际土壤,Illumina,MiSeq,土壤理化性质,优势菌群,分枝杆菌属,Reyranella,线杆,Bryobacter,拟青霉,青霉属,Candidatus,蛭弧菌,类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木霉,菌肥,可持续利用,大林,林下食用菌
AB值:
0.1355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