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对脾蒂血管的不同处理方式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脾蒂血管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脾蒂血管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67例,残留脾动脉长度≥脾静脉)和B组(n=62例,残留脾动脉长度<脾静脉)。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以(xˉ±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肠胃减压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周门静脉内径、最大流速、血流量均比B组高(P<0.05);A组患者术后PVT发生率10.4%低于B组27.4%(P<0.05)。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中,残留脾动脉长度不短于脾静脉,可有效改善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术后PVT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高。
文献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腹腔镜;脾蒂血管;手术后并发症
作者姓名:
张菊梅;黄玉荣;王迪迪;李强;吴霞;杨杰
作者机构:
550001 贵阳,贵州医科大学;553000 贵州六盘水,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50081 贵阳,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550025 贵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引用格式:
[1]张菊梅;黄玉荣;王迪迪;李强;吴霞;杨杰-.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对脾蒂血管的不同处理方式比较)[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2(06):643-646
A类:
脾蒂血管
B类:
腹腔镜脾切除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不同处理方式,病例资料,血管处理,脾动脉,脾静脉,统计分析软件,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疼痛情况,后门,门静脉血栓,PVT,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后肠,肠胃,胃减压,门静脉内径,最大流速,血流量,肝脏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手术后并发症
AB值:
0.1749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