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CO2 点阵激光治疗烧伤及创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收治的2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纯激光治疗组,每组10例.术前均对2组患者术区进行拍照存像、消毒、擦干,局部均匀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以无菌薄膜封闭保护60 min,擦去乳膏后再次消毒术区.术中使用C0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患者瘢痕部位进行扫描,根据患者增生性瘢痕厚度选定合适的机器参数,维持机器频率300 Hz及密度5%,在20-30 J调整能量参数的大小,时间间隔1 s,保证点阵矩形完全覆盖增生瘢痕,允许2次激光形成的热损伤矩阵之间存在25%面积的重叠.术后即刻冷敷创面60 min,冷敷结束至术后1周,单纯激光治疗组不外用任何药物,联合治疗组术区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用,3次/d.术后3 d治疗部位不碰水,若出现感染情况,可以加用抗生素软膏,点状损伤创面外痂皮未掉落完全时禁止擦洗创面,禁止直接剥除痂皮,禁止术区涂抹化妆品等,避免接受阳光直射.于第1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进行第2次激光治疗,以2次C02点阵激光治疗为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后间隔2个月待术区稳定后行疗效判断,计算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VSS)与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对患者治疗前、第1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第2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瘢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x2x检验.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2个月,单纯激光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0)、90%(9/1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0,P=0.49).(2)对2组VSS评分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其中疼痛、瘙痒、柔软度及厚度评分的组内及组间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第1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及第2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单纯激光治疗组VSS评分中色泽评分分别为(1.9±0.7)、(1.9±0.1)、(1.8±1.0)分,联合治疗组分别为(2.9±0.7)、(2.8±0.6)、(1.9±0.7)分,2组在不同时相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43,P<0.05);2组组间不同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53,P=0.018).治疗前、第1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及第2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单纯激光治疗组VSS评分中血管分布评分分别为(1.8±1.0)、(1.7±0.7)、(1.5±1.0)分,联合治疗组分别为(2.6±0.5)、(2.5±0.5)、(1.7±0.8)分,2组在不同时相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03,P<0.05),2组组间不同时相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38,P=0.129).(3)对2组POSAS评分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其中厚度、粗糙度、柔软度和表面积评分的组内及组间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第1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及第2次激光治疗后2个月,单纯激光治疗组POSAS评分中色泽评分分别为(4.9±2.6)、(4.1±0.8)、(3.5±2.0)分,联合治疗组分别为(7.6±1.1)、(6.8±1.4)、(5.4±1.8)分,2组在不同时相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文献关键词:
激光;气体;瘢痕;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CO2点阵激光;临床疗效
作者姓名:
胡志远;邱乐;王飞;刘晟;陈旭林
作者机构:
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引用格式:
[1]胡志远;邱乐;王飞;刘晟;陈旭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观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2(04):336-343
A类:
B类: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点阵激光,增生性瘢痕,效果观察,烧伤,伤及,创伤后,安徽医科大学,创面修复,联合治疗,拍照,擦干,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无菌,C02,激光治疗仪,瘢痕部位,瘢痕厚度,时间间隔,热损伤,即刻,冷敷,不外,外用,感染情况,软膏,点状,面外,掉落,时禁,禁止,擦洗,剥除,化妆品,直射,疗程,后行,总有效率,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观察者,瘢痕评估,评估量表,POSAS,数据比较,重复测量方差分析,x2x,瘙痒,柔软度,及第,色泽,不同时相,组组,血管分布,粗糙度
AB值:
0.2055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