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疝针法在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双疝针法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307例资料,依手术方法分为双疝针组及常规组.双疝针组患儿行双疝针法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58例;常规组行常规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49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均较少(<1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双疝针组(8.07±2.51)min明显短于常规组(18.12+7.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双疝针组1.89%(3/158)较常规组2.68%(4/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疝复发率:双疝针组0.63%(1/158)较常规组1.34%(2/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双疝针手术相对于常规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有效.
文献关键词: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儿童;疝;腹股沟;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廖霄斌;李树;罗丽琼
作者机构:
727100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730300 兰州市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霄斌;李树;罗丽琼-.双疝针法在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06):708-710
A类:
12+7
B类:
疝针,针法,小儿疝囊高位结扎,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腹股沟斜疝,铜川市,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中出血量,10ml,并发症发生率,内疝,疝复发率,术后随访,严重并发症,短手,手术安全,疝修补术
AB值:
0.1198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