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下扬子区孤峰组—大隆组露头剖面特征与岩相变化
文献摘要:
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和大隆组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烃源岩勘探目的层位.然而,由于两者在时空分布上都存在明显的岩相变化,使得其在区域地层划分及对比中仍存在较大争议,制约了油气资源勘探及潜力评价工作.因此,本文对下扬子区孤峰组及大隆组的6条典型野外剖面进行详细梳理并总结其岩石地层特征,进一步通过区域地质资料对比,分析其垂向及平面的岩相展布及变化,结合总有机碳含量(TOC)等参数来探讨其页岩油气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下扬子区孤峰组岩性厚度变化较大,呈厚薄相间的变化特征,其沉积中心大体位于繁昌—芜湖及句容—溧水一带;孤峰组岩性基本上可分为三段,其中中部硅质岩—泥岩段在区域上稳定发育且厚度较大.大隆组在区域上厚度变化不大,但受古地理格局影响,在区域上岩性分异较明显,其硅质岩段主要发育在皖南地区,而在苏北地区则相变为泥页岩.下扬子地区孤峰组和大隆组TOC高,有机质类型好,成熟度总体上处于生气范围内,具有较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孤峰组及大隆组中上段TOC最高,是页岩气有利勘探层位.区域上,无为盆地、句容—南陵盆地、常州—宣广盆地及无锡—苏州地区是页岩气有利勘探地区;而宣广—煤山盆地、句容丹阳—黄桥—泰州地区页岩成熟度较低,具有一定的页岩油勘探前景.
文献关键词:
孤峰组;大隆组;岩相;页岩油气;下扬子区
作者姓名:
姚素平;吴聿元;余文端;张柏林;胡文瑄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9
引用格式:
[1]姚素平;吴聿元;余文端;张柏林;胡文瑄-.下扬子区孤峰组—大隆组露头剖面特征与岩相变化)[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22(01):215-232,245
A类:
南陵盆地
B类:
下扬子区,孤峰组,大隆组,露头剖面,剖面特征,岩相,相变化,上二叠统,华南地区,烃源岩,层位,地层划分,油气资源,资源勘探,潜力评价,评价工作,野外剖面,岩石地层,地层特征,区域地质,地质资料,展布,总有机碳含量,TOC,页岩油气,勘探潜力,岩性,厚薄,相间,繁昌,芜湖,句容,溧水,基本上,三段,硅质岩,泥岩,古地理,地理格局,上岩,皖南地区,苏北地区,泥页岩,下扬子地区,有机质类型,成熟度,生气,页岩气资源潜力,中上段,无为,常州,无锡,苏州地区,煤山,丹阳,黄桥,泰州地区,页岩油勘探,勘探前景
AB值:
0.336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