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采用双能CT构建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及碘图定量参数的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联合临床特征、双能量CT影像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分析碘图定量参数对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双能量CT(DECT)检查≤3 cm的肺结节844例为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181例,恶性组673例,采用SPSS 23.0分析获取定性诊断的危险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估组间关系;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844例有872个符合条件的肺结节,良性组182个肺结节、恶性组690个结节,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CT值、RECIST直径、碘浓度、碘比值、性别、吸烟史、结节数、密度、空洞征、含气支气管征在良恶性结节鉴别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碘浓度≥1.05 mg/ml(AUC=0.632,灵敏度=77.4%、特异度=45.1%)、碘比值≥13.9%(AUC=0.604,灵敏度=89.9%、特异度=29.1%)时肺结节倾向于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CIST直径、碘浓度、密度、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被纳入预测模型,ROC曲线提示AUC=0.808(Cut-off值=0.49,灵敏度=81.4%、特异度=67.6%),去除碘图定量参数后重新构建的预测模型ROC曲线(AUC=0.802,P=0.000,Cut-off值=0.481,灵敏度=79.4%、特异度=68.7%)。结论:年龄、CT值、RECIST直径、碘浓度、碘比值、性别、吸烟史、结节数、密度、空洞征、含气支气管征为肺结节定性诊断的危险预测因素,碘浓度≥1.05 mg/ml、碘比值≥13.9%时肺结节倾向于恶性;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诊断意义,碘浓度在整体模型中贡献较小。
文献关键词:
肺结节;双能量CT;良恶性鉴别;预测模型;碘浓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厚丽;罗虎;王康;陈俞坊;衣杏林;周向东
作者机构:
400038 重庆,陆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厚丽;罗虎;王康;陈俞坊;衣杏林;周向东-.采用双能CT构建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及碘图定量参数的临床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2(05):630-636
A类:
B类:
肺结节良恶性,碘图,临床分析,双能量,影像学特征,定量参数分析,良恶性鉴别,定性诊断,我院,DECT,病理结果,金标准,标准分,危险预测,预测因子,多因素分析,分析评估,诊断价值,符合条件,RECIST,碘浓度,吸烟史,节数,空洞征,良恶性结节,结节鉴别,统计学差异,ml,空泡征,Cut,off,预测因素,诊断意义,整体模型
AB值:
0.2440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