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故宫同道堂木结构的残损分析及保护建议
文献摘要:
古建木结构是华夏民族的宝贵财富,但历经数百年服役后存在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残损现象,降低了结构的安全性能.选取北京故宫内的同道堂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查和残损分析,获得结构柱框层、斗拱层和梁架层中典型的残损类型、特征、影响、数量和分布规律,并对其残损成因进行归纳,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结果 表明:结构的残损类型主要包括构件开裂、糟朽、缺失、歪闪、分离和榫卯节点拔榫等,其中,斗拱层残损状况最为复杂和严重;结构残损成因可归纳为材性退化和木材缺陷、生物侵蚀和自然环境变化、长期复杂的荷载效应以及不合理的修缮措施;建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加强生物病害防治、推进木结构力学性能的基础研究等是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文献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残损类型;残损分布;残损成因;保护建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秦术杰;杨娜;曹宝珠;董金爽
作者机构: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海口570228;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术杰;杨娜;曹宝珠;董金爽-.故宫同道堂木结构的残损分析及保护建议)[J].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2(02):119-128
A类:
残损类型,残损成因,残损分布
B类:
同道,木结构,保护建议,华夏民族,宝贵财富,数百年,服役,安全性能,北京故宫,宫内,现场勘查,结构柱,斗拱,榫卯节点,材性,木材缺陷,荷载效应,修缮措施,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强生,病害防治,结构力学,古建筑保护
AB值:
0.27044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