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源双能量CT成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不同单能量重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间质性病灶的显示和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平扫影像学资料。比较同一患者双源双能量CT与常规CT的扫描辐射剂量。同时重建双源双能量CT扫描40、60、80、100、120 keV单能量图像,比较不同单能量图像间质性病灶的CT值和标准差(SD),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经验丰富的肺部诊断医师采用5分法评估不同单能量图像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双源双能量CT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为(6.0±2.4)mGy,较常规CT组的(8.9±2.9)mGy下降了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4,P<0.001);双源双能量CT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全身有效剂量(ED)分别为(217.5±79.6)mGy·cm和(3.1±1.1)mSv,低于常规CT组的(333.8±109.0)mGy·cm(t=10.727,P<0.001)和(4.67±1.52)mSv(t=10.730,P<0.001)。随着X线能量的升高,单能量图像的SNR和CNR逐渐增加,CT值和SD值逐渐降低,相邻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名诊断医师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00~0.857,P<0.001),不同单能量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80 keV图像主观评分最高。结论:与常规CT相比,使用双源双能量CT降低了辐射剂量;120 keV单能量图像质量客观评价较高,但80 keV单能量图像更有利于间质性病灶的显示,对提示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辐射剂量;图像质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文鹏;刘杰;李莉明;侯佳蒙;高剑波
作者机构:
450052 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文鹏;刘杰;李莉明;侯佳蒙;高剑波-.双源双能量CT成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22(04):198-203
A类:
B类:
双能量,能量计算,计算机体层成像,单能量重建,间质性,和图像,图像质量,郑州大学,胸部,平扫,扫描辐射剂量,keV,单能量图像,SNR,对比噪声比,CNR,经验丰富,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mGy,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mSv,线能量,主观评价,Kappa,主观评分,客观评价,病情进展,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2195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