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自示踪的聚驱油藏窜流通道量化模型及应用
文献摘要:
海上高渗砂岩油藏聚驱开发过程中因强注强采极易产生聚合物窜流现象,严重影响聚驱开发效果.为快速、准确识别聚驱油藏窜流通道量化信息,首次提出"自示踪"的概念,视注入的流体(水和聚合物)为 自示踪剂.然后依据窜水通道和窜聚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三维聚驱窜流通道物理模型.再利用降维方法建立基于自示踪的聚驱窜流通道渗流数学模型,求出考虑窜水通道和窜聚通道影响的产出端含水率和产聚浓度的解析解,实现了基于自示踪的聚驱窜流通道量化解释.通过分析窜水通道和窜聚通道解释参数对产出端含水率和产聚浓度的敏感性可知,等效扩散系数和窜水通道厚度比例,对见水时间和含水率最大值的影响较为明显,扩散系数和相对窜水通道的渗透率级差,对见聚时间的影响较为明显.海上油田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水淹井注采井间窜水通道和窜聚通道的量化信息,包括窜流通道厚度比例、渗透率级差、(等效)扩散系数、吸附系数,为快速识别窜流通道发育状况以及指导后续窜流通道治理和开发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聚合物驱;窜流通道;自示踪;数学模型;量化识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孟祥海;刘同敬;李彦阅;刘长龙;薛宝庆;吕鹏;王楠;第五鹏祥
作者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 北京 1022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祥海;刘同敬;李彦阅;刘长龙;薛宝庆;吕鹏;王楠;第五鹏祥-.基于自示踪的聚驱油藏窜流通道量化模型及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22(05):108-116
A类:
自示踪,窜水通道
B类:
聚驱,驱油,窜流通道,量化模型,砂岩油藏,开发过程,开发效果,准确识别,示踪剂,空间分布特征,立三,物理模型,降维方法,渗流数学模型,解析解,解释参数,扩散系数,厚度比例,见水时间,渗透率级差,海上油田,油田应用,应用实例,水淹,淹井,注采井间,吸附系数,快速识别,道治,开发方案,方案制定,聚合物驱,量化识别
AB值:
0.2426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