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底水仿真模型油藏化学驱后CO2吞吐增油效果——以大港油田底水油藏为例
文献摘要:
大港底水油藏储层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和高原油黏度的特点,强注强采造成底水快速推进和突破,现有的水平井水平段完井方式给堵水作业带来极大困难,亟待采取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措施.通过基于底水仿真模型聚驱后CO2驱和CO2吞吐的物理模拟方法,对底水油藏增油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底水油藏化学驱后CO2吞吐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3轮次吞吐后采收率增幅为5%,其中前2轮增油效果较好;与化学驱后CO2吞吐相比较,水驱后直接CO2吞吐采收率增幅较大,3轮次吞吐采收率增幅超过20%;CO2注入底水油藏和闷井后部分CO2会溶解于油和水中,发挥增能、降黏和助喷等作用,有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过低避水高度会引起底水锥进和油井水淹,导致驱油剂从水井进入底水层,进而降低底水油藏开发效果;水驱后剩余油纵向上主要分布在远离注入端的低渗透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远离注采井主流线两翼部位.研究成果为化学驱后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大港油田底水油藏;化学驱;CO2吞吐;CO2驱;物理模拟;机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毓;卢祥国;李鸿儒;张杰;王晓燕;崔丹丹;郐婧文
作者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大庆 163318;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 300280;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天津 30045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毓;卢祥国;李鸿儒;张杰;王晓燕;崔丹丹;郐婧文-.基于底水仿真模型油藏化学驱后CO2吞吐增油效果——以大港油田底水油藏为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2(05):101-111
A类:
大港油田底水油藏
B类:
化学驱,吞吐,增油,储层,孔隙度,高渗透率,原油黏度,快速推进,水平井,井水,水平段,完井,堵水,大幅度提高,提高采收率,聚驱后,物理模拟,轮次,水驱,闷井,后部,增能,降黏,提高原油采收率,避水高度,底水锥进,油井,水淹,驱油剂,水井,水层,油藏开发,开发效果,剩余油,注入端,低渗透,透层,注采井,主流线,两翼,挖潜,机理分析
AB值:
0.30917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