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美国参与赈济1906-1913年淮河流域饥荒及其农林、水利措施
文献摘要:
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加上受到黄河和运河的影响,淮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发生洪水灾害最多的地区之一.1906-1913年,在这一地区罕见地连续数年发生水灾,引起持续饥荒和瘟疫.当时恰值清末民初这样一个大变革时期,政府需要应对的危机接踵而至,而瘟疫的流行又给赈灾工作增加了很大困难.美国为缓解此前因排华法案而在中国引起的联合抵制美国商品运动,适时地伸出援助之手筹集善款及物资帮助赈济灾民,并派数名工程师来华参与洪水控制,而美国在华所办教会大学金陵大学农学教授裴义理组织灾民开展紫金山造林与农场聚居地计划.在美属菲律宾林业局局长埃亨,中国留美回国林学家韩安及美国当时驻南京、上海领事与金陵大学协调下,美国将剩余赈款用于建立金陵大学林科以培养林学人才.上述举措为此后赈灾、防灾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开启了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美在农林、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疫病应对等方面的合作.
文献关键词:
淮河流域;赈济饥荒;农林;水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亮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亮-.美国参与赈济1906-1913年淮河流域饥荒及其农林、水利措施)[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88-95
A类:
裴义理,赈款,赈济饥荒
B类:
淮河流域,农林,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运河,洪水灾害,数年,生水,瘟疫,恰值,清末民初,大变革,接踵而至,赈灾,此前,前因,排华法案,抵制,国商,适时地,伸出,援助之手,筹集,善款,灾民,数名,来华,国在华,所办,教会大学,金陵大学,学农,农学,紫金山,造林,农场,聚居地,菲律宾,林业局,局局长,留美,回国,国林,林学家,领事,调下,学林,科以,防灾工作,上半叶,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疫病
AB值:
0.4569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