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国企混改基础及公司治理机制
文献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深化改革又一次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混合所有制是在保持国有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为解决中国特有的国企改革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其目的是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着力解决国有资本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从经济上来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的合资合作,是以国企混改合同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模式改革,是中国底层经济逻辑的重置.在国企混改过程中,首先要关注作为国企混改基础的国企混改合同所蕴藏着的公权与私权交织的特殊性,并基于此在国企混改合同中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承担公共职能,即对企业控制权限制、营业自由限制、公共责任承担和"三重一大"决策前置程序等作出特殊约定.同时,在遵循市场逻辑的基础上,既要坚持合同自由原则,也要接受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和国资监管规则的规制,并在国企混改合同中对股东间利益安排、股权转让作出特殊约定,以达成公私权交织下的利益平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形成最优的国企混改之利益安排,实现国企混改目标,进而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文献关键词:
国有企业;混改合同;公私权交织;公共职能;公司治理
作者姓名:
付翠英;葛宝东
作者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83
引用格式:
[1]付翠英;葛宝东-.国企混改基础及公司治理机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102-111
A类:
混改合同,公私权交织
B类:
国企混改,公司治理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政治,主旋律,深化国企改革,国有经济,经济主体,中国特有,改革问题,探索和实践,非国有资本,发展活力,效率不高,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国有股东,合资合作,公司治理模式,模式改革,经济逻辑,重置,改过,蕴藏,公权,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共职能,企业控制,控制权限,营业,公共责任,责任承担,三重一大,前置程序,约定,市场逻辑,合同自由,现代公司,公司治理制度,国资监管,监管规则,股权转让,利益平衡,现代企业,企业治理,之利,企业经营效率,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
AB值:
0.3138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