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社会史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研究的学术意义——读常建华教授"日常生活"论文感想
文献摘要:
21世纪以来史学界、社会史学界的日常生活史研究风风火火,成就斐然.常建华教授是这一研究中成绩突出者,主编有《中国日常生活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颇受好评;又在科学出版社推出主编的"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系列",计有《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 2019年)、《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0年)、《中国历史上的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 2021年) ,有力推动了日常生活史研究;他也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刊行了著作《日常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三探》( 2021年) ,对自己的研究加以总结.常建华还是一位热心倡导者,他自2011年撰写《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人民日报》2011年3月31日) ,到今年又连续发表三篇论文,即《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第2期〕和《生活与制度:中国社会史的新探索》〔《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1年第1期〕.可见他对此种研究的热忱和倾注心力.在四篇论文中,常建华论述社会史研究从社会生活史进入日常生活史的发展历程,明确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内涵,说明此种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实现的途径,警惕研究中出现的弊端,全面涉及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学理,可以视作日常生活史研究的某种规范,真正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再出发"与"新探索".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尔康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3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尔康-.社会史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研究的学术意义——读常建华教授"日常生活"论文感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35-38
A类:
B类:
学术意义,建华,感想,史学界,日常生活史,风风火火,斐然,成绩突出,突出者,主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颇受,好评,科学出版社,研究系,生活视野,宗族,回顾与展望,中国历史,地方社会,北京师范大学,社刊,刊行,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热心,倡导者,活到,再出发,人民日报,三篇,社会文化史,新文化,观照,照下,文化史研究,史学理论,上生,历史教学,下半月,半月刊,新探索,热忱,倾注,注心,四篇,学术价值
AB值:
0.3245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