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DC-CIK诱导宫颈癌细胞休眠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树突状细胞(DC)-杀伤细胞(CIK)对宫颈癌细胞休眠的诱导作用.方法 选取宫颈癌SiHa细胞,采集宫颈癌患者静脉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取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层,分别诱导DC、CIK,分组培养后观察DC-CIK对宫颈癌SiHa细胞存活率及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侵袭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宫颈癌组、DC组比较,CIK组、DC-CIK组增殖率较低,凋亡率较高;与CIK组比较,DC-CIK组增殖率较低,凋亡率较高(P<0.05).与宫颈癌组、DC组比较,CIK组、DC-CIK组细胞存活率较低,且DC-CIK组存活率低于CIK组(P<0.05).与宫颈癌组、DC组比较,CIK组、DC-CIK组侵袭、迁移细胞数较低;与CIK组比较,DC-CIK组侵袭、迁移细胞数较低(P<0.05).与宫颈癌组、DC组比较,CIK组、DC-CIK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对表达量较低,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相对表达量较高;与CIK组比较,DC-CIK组PI3K、Akt、mTOR、MMP-9相对表达量较低,E-cadherin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结论 建立DC-CIK共培养体系,并对宫颈癌细胞进行干预,能够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诱导宫颈癌细胞休眠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使用DC-CIK细胞培养调控PI3K/Akt/mTOR通路蛋白及侵袭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文献关键词:
宫颈癌;树突状细胞;杀伤细胞;细胞休眠;细胞存活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晴;刘艳;邓渊润
作者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广州 5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晴;刘艳;邓渊润-.DC-CIK诱导宫颈癌细胞休眠的实验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2(10):1569-1573
A类:
B类:
DC,CIK,宫颈癌细胞,细胞休眠,分析树,树突状细胞,杀伤细胞,诱导作用,SiHa,宫颈癌患者,经密,密度梯度离心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层,组培,后观,细胞存活率,生物学行为,blot,白相,相对表达量,增殖率,凋亡率,磷脂酰肌醇,PI3K,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MMP,cadherin,Akt,共培养体系,进宫,细胞培养,通路蛋白,白及
AB值:
0.1953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