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黄瓜胚状体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文献摘要:
[目的]筛选适宜于黄瓜体细胞胚发生的培养条件,为完善黄瓜胚状体再生途径及建立黄瓜优良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奠定基础.[方法]以8份不同基因型黄瓜种质Q24、Q16、9930、No.26、Gy14、No.14、S63和16F7-2-8为材料,研究基因型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胚状体诱导率及成苗率为考察指标,以Gy14和9930为材料,探讨苗态(子叶未展开,子叶即将展开,子叶展开)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Gy14为材料,从子叶切割方式(不保留下胚轴及保留约1,2 mm下胚轴)、无菌苗培养阶段光照与否、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2,4-D的质量浓度(0.75,1.00,1.50,2.00 mg/L)以及胚性愈伤的诱导时长(20,30和60 d)等方面,对黄瓜胚状体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基因型选择结果显示,Gy14和9930比其他基因型黄瓜种质更易诱导出较明显的胚状体.与子叶即将展开和子叶已展开2种苗态相比,子叶未展开时,Gy14和9930的胚状体诱导率较高,分别可达39.3%和38.7%.子叶节保留约1 mm下胚轴处理的胚状体诱导率最高,可达85.2%.无菌苗培养阶段每天进行16 h光照和全天暗处理2种方式,对于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不显著.适宜胚状体诱导的2,4-D质量浓度为1.00 mg/L,胚状体诱导率为31.6%.与诱导20和60 d相比,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30 d的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率和成苗率较高,分别为39.6%和65.6%.[结论]黄瓜Gy14的无菌苗处于子叶未展开、仍呈抱合状态时,对其采取保留约1 mm下胚轴的切割方式,置于含1.00 mg/L2,4-D的培养基上培养30 d后,可较为高效地产生胚状体,并获得完整的植株.
文献关键词:
黄瓜;胚状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成苗率
作者姓名:
刘娜;薛婉钰;陈盼盼;张婷婷;李娟;陈书霞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引用格式:
[1]刘娜;薛婉钰;陈盼盼;张婷婷;李娟;陈书霞-.黄瓜胚状体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5):95-103
A类:
Q16,Gy14,S63,16F7
B类:
黄瓜,再生体系,宜于,体细胞胚,培养条件,再生途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不同基因型,Q24,No,胚状体诱导,诱导率,成苗率,切割方式,下胚轴,无菌苗,愈伤组织诱导,诱导培养基,种苗,开时,子叶节,全天,天暗,暗处,外植体,取保,L2,生胚,植株
AB值:
0.196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