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杉木无性系不同林龄生长变异与选择效应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杉木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变异规律,探讨早期选择的适宜年龄,为杉木无性系良种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从131个杉木无性系每木调查数据中随机选择56个无性系样本,以其5,10,15,20和30年生时测算的胸径、树高、材积数据为依据,进行各性状的变异分析、方差分析、重复力估算,分析各无性系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早晚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利用聚类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选择出杉木速生无性系,并通过计算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对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杉木无性系的胸径、树高、材积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变异幅度分别为11.82%~24.41%,10.56%~21.28%和30.83%~66.73%,表现为材积>胸径>树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杉木胸径、树高、材积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且重复力达0.919~0.947.相关分析认为,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早晚相关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表型相关系数为0.432~0.999;各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与林龄间隔期有关,间隔期越短其相关性就越紧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30年生时入选的速生无性系比较,在林龄15年生时进行选择的正选率达85.71%,而错选率为14.29%,漏选率为0%.30年生时6个速生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的总体遗传增益分别为21.86%,18.32%和61.19%,现实增益分别为29.86%,24.93%和92.92%.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价以无性系79172(1.705)最大,然后依次是7911(1.698)、8213(1.688)、8237(1.672)、79173(1.666)、8219(1.664).[结论]杉木无性系间的生长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受到较高的遗传控制,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15年生是杉木速生无性系进行适宜选择的最早年龄,此时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杉木遗传改良的效率.30年生按照<5%的入选率,无性系79172和7911被选择出来,适宜在湖南永州林区进行推广种植.
文献关键词:
杉木;无性系;林木遗传育种;遗传变异;早期选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林峰;高建亮
作者机构: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湖南衡阳421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林峰;高建亮-.杉木无性系不同林龄生长变异与选择效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43-51
A类:
B类:
杉木,不同林龄,变异与选择,选择效应,生长性状,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变异,变异规律,早期选择,良种,再选,选育,随机选择,积数,变异分析,重复力,早晚相关,宜林,布雷,多性状,综合评定,速生,遗传增益,现实增益,力达,间隔期,越短,就越,遗传控制,遗传改良,早年,优良无性系,无性系选择,湖南永州,林区,林木遗传育种
AB值:
0.2366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