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农民工流动时空偏好及驱动机理研究——基于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
文献摘要: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该研究通过构建农民工流动网络,分析不同时间截面农民工流动的空间偏好,并利用QAP方法探讨驱动农民工流动空间偏好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农民工总量持续增加,增速减缓,外出农民工进一步增多,但总占比有所下降;2)农民工以东西向流动为主,京津冀、沪苏浙以及广东省三大区域是主要的流入地,中西部地区是主要的流出源;3)农民工流动网络中的主体以年龄31~50岁为主,且大多数农民工仅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主要流动聚集地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市;4)QAP回归表明,农民工流动偏好与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初级中学以上公办学校数量、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以及是否邻省具有显著的关系.
文献关键词:
农民工流动;流动偏好;驱动机理;社会网络分析
作者姓名:
蒋子龙;王军;尹文欣;朱媛媛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武汉430079
引用格式:
[1]蒋子龙;王军;尹文欣;朱媛媛-.中国农民工流动时空偏好及驱动机理研究——基于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1011-1020
A类:
流动偏好
B类:
农民工流动,流动时空,驱动机理,流动人口,监测调查,农民工问题,乡村振兴发展,流动网络,空间偏好,QAP,流动空间,外出,工进,东西向,京津冀,苏浙,三大区域,流入地,中西部地区,聚集地,东部发达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初级中学,公办学校,省会城市,邻省,社会网络分析
AB值:
0.2876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