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985–2019年南海诸岛珊瑚礁区热压力时空变化研究分析
文献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热压力增大是南海诸岛珊瑚礁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基于热压力对珊瑚礁白化的评估有利于对其保护和管理.周热度(Degree Heating Week,DHW)可以衡量热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代表过去连续12周珊瑚礁区海表温度(SST)正异常的累积.本文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珊瑚礁监测计划(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Coral Reef Watch,NOAA-CRW)海表温度数据集,逐像元对35个年最大周热度数值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南海诸岛珊瑚礁区分为6个区域:南沙–1、南沙–2、南沙–3、东沙、西沙和中沙珊瑚礁区.分析南海诸岛珊瑚礁区1985–2019年热压力时空变化及其与El Ni?o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南海诸岛珊瑚礁区最大DHW为0~12.9℃?周,纬度上由高到低呈现减小变化规律.(2)线性拟合法分析1985–2019年的年最大DHW,显示南海诸岛珊瑚礁区热压力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为0.013~0.174℃?周/a,南海诸岛珊瑚礁区最大DHW出现在1998年、2010年、2014年.(3)年最大DHW可能造成93.9%的珊瑚礁发生超过一次白化的风险,19.6%的珊瑚礁发生超过一次死亡的风险.(4)南海诸岛珊瑚礁区的月均DHW和ONI交叉小波分析显示两者存在多时段8~32个月共振周期的时频特征和时滞相关性,证实南海诸岛珊瑚礁热压力随着厄尔尼诺事件发生而显著增大;时滞相关分析表明,ONI与南海诸岛珊瑚礁区热压力呈正相关关系,后者滞后于前者7~9个月的时间.
文献关键词:
珊瑚白化;周热度;热压力;厄尔尼诺;南海
作者姓名:
陆永强;陈正华;余克服;何鑫;张威;兰思香
作者机构: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530004
引用格式:
[1]陆永强;陈正华;余克服;何鑫;张威;兰思香-.1985–2019年南海诸岛珊瑚礁区热压力时空变化研究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22(11):179-190
A类:
周热度,DHW
B类:
南海诸岛,热压力,时空变化,变化研究,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威胁,珊瑚礁白化,保护和管理,Degree,Heating,Week,海表温度,SST,National,Oceanic,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Coral,Reef,Watch,NOAA,CRW,温度数据,means,南沙,东沙,西沙,中沙,El,纬度,线性拟合法,压力强度,月均,ONI,交叉小波分析,多时段,时频特征,时滞,厄尔尼诺事件,珊瑚白化
AB值:
0.2301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