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河中下游及小浪底水库溶解态锰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本文利用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对2017年6月、12月和2018年5月、9月黄河中下游及小浪底水库溶解态锰(DMn)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沿程DMn的含量在2.1~63.5 nmol·L-1范围之间波动,四个季节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8±14.5)、(31.3±18.8)、(15.6±15.4)和(6.5±5.5)nmol·L-1,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冬季DMn的浓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秋季浓度最低.黄河中下游沿程DMn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小浪底水库浓度显著低于水库上、下河段.沿程DMn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径流量变化、水沙调控、地貌改变、支流汇入及水库大坝的影响.小浪底水库四个季节DM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7.2±16.4)、(10.1±4.9)、(10.8±4.1)和(9.6±5.4)nmol·L-1,DMn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但整体都表现为在底层存在DMn的高值,除冬季外,小浪底水库底层水体中库首DMn的浓度高于库尾.通过探讨影响小浪底水库DMn分布的主要因素发现,DMn在悬浮颗粒物-水界面的吸附解吸作用是会对DMn的分布产生一定影响.在夏季和春季底层低氧区存在有机质降解释放DMn的现象,表明氧化还原环境改变是影响DMn分布的重要因素;夏季和秋季水库表层叶绿素a浓度较高的区域浮游植物对DMn存在显著的清除现象,表明表层水体中的DMn被浮游植物吸收.
文献关键词:
溶解态锰;分布;季节变化;影响因素;黄河中下游;小浪底水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家琦;饶恩铭;任景玲;宋国栋;刘素美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266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家琦;饶恩铭;任景玲;宋国栋;刘素美-.黄河中下游及小浪底水库溶解态锰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1):86-96
A类:
溶解态锰,DMn
B类:
黄河中下游,小浪底水库,季节变化,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沿程,nmol,平均浓度,季节性差异,下河,河段,上会,径流量,流量变化,水沙调控,支流汇入,水库大坝,空间分布差异,底层水,库尾,悬浮颗粒物,水界,吸附解吸,低氧,有机质降解,氧化还原环境,叶绿素,浮游植物,表层水体,植物吸收
AB值:
0.1983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