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夏季长江口海域溶解态铁的分布及混合行为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基于2015年7月长江口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长江河口区溶解态铁(DFe)的含量分布与混合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径流携带大量的DFe入海,且口内区(Ⅰ)浓度高于混合区(Ⅱ)和外海区(Ⅲ),平均浓度分别为166.45±6.26 nmol/L,14.04±8.80 nmol/L和6.18±1.51 nmol/L.受去除作用和海水稀释的影响,在河口区DFe的浓度下降率达到96.92%.DFe浓度与盐度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由模型与理论稀释线估算的长江口海域DFe的理论最大去除率为97.75%,与实际测得的最大浓度下降率相近.长江冲淡水、苏北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影响DFe的水平分布.受长江冲淡水影响,长江口外海域DFe浓度高达176.50 nmol/L.苏北沿岸流主要影响研究区域北部的表层水,其携带的DFe浓度低于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是导致研究区域东南部DFe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使得中层和底层水中浓度分别低至4.04 nmol/L和4.79 nmol/L.另外,在表层海水中DFe的分布受到叶绿素a、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氧的共同影响,DFe与叶绿素a、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
文献关键词:
溶解态铁(DFe);长江口;迁移;盐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瑶;姚佳佳;杨茹君;刘媛;张莹莹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盐城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环境保护海涂生态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苏 盐城 22405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瑶;姚佳佳;杨茹君;刘媛;张莹莹-.夏季长江口海域溶解态铁的分布及混合行为研究)[J].海洋科学,2022(11):15-28
A类:
溶解态铁,DFe
B类:
长江口海域,现场调查,调查资料,分析讨论,长江河口,河口区,径流,带大,入海,口内,内区,混合区,外海,海区,平均浓度,nmol,去除作用,盐度,指数模型,去除率,冲淡,淡水,苏北,沿岸流,台湾暖流,水平分布,水影,长江口外,表层水,于长江,东南部,中层,底层水,表层海水,叶绿素,溶解有机碳,溶解氧
AB值:
0.2794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