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小新月菱形藻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及高产岩藻黄素藻株的筛选
文献摘要:
本文以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B248为研究对象,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从中筛选出生长、光合活性和岩藻黄素含量均优于出发株的优良突变株.研究表明:小新月菱形藻B248产生有利突变的最佳条件为ARTP输入功率120 W、气流速度10 L/min、处理距离2 mm、处理时间16或20 s,在上述条件下藻的致死率在90% 以上.将诱变的突变株经过固体平板第一轮筛选、96孔板第二轮筛选、20 m L试管第三轮筛选、100 mL锥形瓶第四轮筛选,最终获得6株优良突变株,分别编号为Z-A1、Z-A2、Z-A3、Z-A4、Z-A5和Z-A6,6株优良突变株的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为0.577~0.686,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为15.0~19.0,单位体积干质量为0.55~0.71 g/L,岩藻黄素含量为1.01~1.53 mg/L,与出发株相比,分别提高了9.8% ~30.4%、15.1% ~45.7%、33.4% ~71.5% 和14.7% ~73.1%.遗传稳定性研究表明,编号为Z-A1、Z-A4和Z-A6的突变株遗传稳定性较高.研究结果表明,ARTP诱变育种技术是选育高产岩藻黄素小新月菱形藻藻株的有效手段,最终筛选出的3株突变株在生长、光合活性和岩藻黄素含量方面均优于出发株,且经5次传代后性状稳定.
文献关键词:
岩藻黄素;小新月菱形藻;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生长;光合活性
作者姓名:
梁英;辛红翠;闫译允;田传远;纪维玮
作者机构:
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3
引用格式:
[1]梁英;辛红翠;闫译允;田传远;纪维玮-.小新月菱形藻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及高产岩藻黄素藻株的筛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7):39-48
A类:
closterium,B248
B类:
小新月菱形藻,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岩藻黄素,藻株,Nitzschia,minutissima,ARTP,诱变育种,育种技术,光合活性,突变株,最佳条件,输入功率,气流速度,处理时间,致死率,第一轮,孔板,第二轮,试管,第三轮,锥形瓶,第四轮,分别编,编号,A1,A2,A3,A4,A5,A6,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电子传递,rETR,干质量,遗传稳定性,稳定性研究,选育,传代
AB值:
0.3187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