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秦巴山区中部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秦巴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敏感.本文选取秦巴山区中部的汉中、安康、商洛3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5个年份的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人口密度数据等,应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熵值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秦巴山区中部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秦巴山区中部生态敏感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汉台区、洛南县和镇坪县,其中镇坪县在研究时段内均为极度敏感区;2)秦巴山区中部的生态敏感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极度敏感区的变化更为显著,从2000年的12.35%下降至2018年的2.91%;3)基于地理探测器对秦巴山区中部生态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汉中市压力指标人口密度、状态指标高程、响应指标林地最大斑块指数q值较大,对生态敏感性影响较为显著.安康市的距水源距离为生态敏感性压力指标的主导因素,状态指标的主要驱动因子为高程,耕地破碎化程度q值较大,成为安康市生态敏感性响应指标的主要影响因子.商洛市的压力指标人口密度、状态指标高程、响应指标林地最大斑块指数的q值较大,占据主导地位.该研究结果对于秦巴山区中部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关键词:
秦巴山区中部;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
作者姓名:
姜雨璇;查小春;纪惠文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引用格式:
[1]姜雨璇;查小春;纪惠文-.秦巴山区中部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2(02):48-56
A类:
秦巴山区中部
B类:
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资源与环境,DEM,土地利用数据,人口密度,PSR,熵值法,地理探测器,敏感程度,汉台区,洛南县,镇坪县,极度,敏感区,汉中市,压力指标,状态指标,标高,响应指标,林地,斑块指数,安康市,源距,性压力,主导因素,驱动因子,耕地破碎化,商洛市,生态规划
AB值:
0.1977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