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太原市5种常见湿地植物的滞尘能力及光合响应差异
文献摘要:
为了筛选滞尘能力强、可治理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湿地植物,以太原市汾河公园常见的香蒲、千屈菜、芦苇、水芹菜和美人蕉5种湿地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洗测量法研究5种湿地植物的滞尘能力和粒径组成,并对其滞尘后的光合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滞尘时间的延长,5种湿地植物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单株滞尘量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不同湿地植物的滞尘量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美人蕉>芦苇>香蒲>千屈菜>水芹菜.5种湿地植物的滞尘颗粒均以TSP为主,美人蕉中滞尘颗粒的相对含量最高,平均滞尘粒径最小.随着滞尘时间的延长,5种湿地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PSⅡ潜在最大光合效率、PSⅡ实际光合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和Rubisco活化酶活性均逐渐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逐渐上升,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脂酶活性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且彼此间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从小到大依次为美人蕉<芦苇<香蒲<千屈菜<水芹菜.总体来看,5种湿地植物中,美人蕉和芦苇的滞尘能力和抗粉尘能力最强,可广泛用作湿地公园的绿化树种.
文献关键词:
太原市;湿地植物;滞尘量;滞尘粒径;光合作用
作者姓名:
范伟伟;武晓红;王孟本
作者机构: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资源环境系,太原 030027;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林学系,太原 030009;山西大学 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 030006
引用格式:
[1]范伟伟;武晓红;王孟本-.太原市5种常见湿地植物的滞尘能力及光合响应差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4):52-58
A类:
滞尘粒径
B类:
太原市,湿地植物,滞尘能力,光合响应,响应差异,大气颗粒物污染,以太,汾河,香蒲,千屈菜,芦苇,水芹菜,美人蕉,水洗,测量法,粒径组成,单位叶面积,积滞,滞尘量,单株,TSP,相对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PS,大光,光合效率,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化酶,非光化学淬灭,景天,庚酮,果糖,先上,彼此间,从小到大,粉尘,湿地公园,绿化树种,光合作用
AB值:
0.2669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