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文献摘要: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脆弱性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以5 km×5 km海量空间栅格数据为评价单元,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ArcGIS软件相结合,对内蒙古地区进行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价并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以上地区主要位于人口与GDP密度较高,同时地闪密度和强度等致灾因子较强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赤峰市、通辽市、乌兰浩特市、阿拉善左旗、锡林浩特市和海拉尔区等地区的城镇所在地,占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的17.38%;雷电灾害风险中等地区主要为人口密度较低,但地闪密度与强度等致灾因子偏高的呼、包、鄂、乌城镇圈周围以及东北部阿鲁科尔沁旗、新巴尔虎左旗、巴林左旗、苏尼特右旗、扎赉特旗等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23.65%;其他地区是雷电灾害低风险以下地区,如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以及锡林郭勒盟等,地广人稀且雷电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最低的地区,上述地区占内蒙古面积的58.97%.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内蒙古地区2008—2018年历史雷电灾害事故进行对比验证可知,89.06%的雷电灾害事故处于雷电灾害风险中等以上地区.
文献关键词:
雷电灾害;风险评价;熵权-TOPSIS方法;内蒙古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正源;那仁满都拉;郭恩亮;刘晓东;秦兆军;宋昊泽;王汉堃;侯越
作者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1;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高原灾害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正源;那仁满都拉;郭恩亮;刘晓东;秦兆军;宋昊泽;王汉堃;侯越-.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灾害学,2022(03):129-135
A类:
B类:
TOPSIS,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风险,风险理论,风险区划,技术指南,致灾因子,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风险评价模型,空间栅格,栅格数据,评价单元,ArcGIS,内蒙古地区,等级划分,上地,地闪密度,中西部地区,赤峰市,通辽市,乌兰浩特市,阿拉善左旗,锡林浩特市,海拉尔区,所在地,人口密度,城镇圈,东北部,阿鲁科尔沁旗,新巴尔虎左旗,巴林左旗,苏尼特右旗,扎赉特旗,面积比,低风险,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市北,锡林郭勒盟,地广人稀,雷电灾害事故,对比验证
AB值:
0.2785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