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里下河腹部地区典型湖泊浮游动物演替特征及水质评价
文献摘要:
为探究大纵湖浮游动物群落演替特征和驱动因素,综合评价输水工程稳定运行后其水环境状况,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位于里下河腹部地区的大纵湖开展为期3 a的浮游动物及环境因子逐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在大纵湖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9种,其中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分别为33种、9种和7种;种间联结性检验统计量表明,大纵湖优势种总体上呈显著正关联,且关联性逐年增长,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623.17个/L,呈下降趋势,平均生物量为1.63 mg/L,呈上升趋势,相较于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比重逐渐上升.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总氮和水温是影响大纵湖浮游动物物种演替的重要因子.采用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大纵湖污染情况,结果均为寡污,B/T指数与TLI富营养评价结果相符合,大纵湖处于中-富营养状态;浮游动物对大纵湖水温、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变化有良好的响应.
文献关键词:
浮游动物;受水区;小型湖泊;种间联结性;水质评价;里下河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亚宁;徐明;许静波;徐剑斌;杨俊杰;李一平;朱立琴;唐春燕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江苏泰州 22532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亚宁;徐明;许静波;徐剑斌;杨俊杰;李一平;朱立琴;唐春燕-.里下河腹部地区典型湖泊浮游动物演替特征及水质评价)[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5):49-57,65
A类:
B类:
里下河腹部地区,典型湖泊,演替特征,水质评价,群落演替,驱动因素,输水工程,水环境状况,在位,环境因子,逐月,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种间联结性,检验统计量,优势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生物量,冗余分析,叶绿素,总氮,水温,物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指数评价,污染情况,TLI,营养评价,相符合,富营养状态,湖水,营养盐,受水区,小型湖泊
AB值:
0.32083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