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太湖潜流带有机质含量对硝酸盐还原途径的影响
文献摘要:
通过太湖原状沉积物柱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有机质(腐殖酸)和硝态氮随下行水流进入潜流带对氮素转化和硝态氮还原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仅输入硝态氮时,潜流带中硝态氮出现持续累积现象,硝态氮还原速率为0.087~0.186μg/(cm3·d)(平均0.162μg/(cm3·d));而同时输入腐殖酸和硝态氮时,潜流带还原性环境逐渐增强,在21d内Eh值降至-200 mV以下,硝态氮还原速率为0.092~0.251μg/(cm3·d)(平均0.220μg/(cm3·d)),腐殖酸有效促进了硝酸盐的还原.反硝化作用是潜流带中硝酸盐还原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潜流带上部(0~22.5 cm),其贡献达到90%以上;而潜流带的深部(22.5~45.0 cm)硝酸盐还原量总体较小,反硝化作用贡献也仅占39.5%.随着腐殖酸的消耗(6.92 mg/L降为3.32 mg/L),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过程对硝酸盐还原的贡献由14.0%降为2.7%.综合来看,补充有机质有利于潜流带特别是浅层潜流带的硝酸盐还原,且以反硝化过程为主,对湖泊水体碳氮循环和去除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腐殖酸;反硝化;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下行流;潜流带;太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勇;单雅洁;李娜;钱佳宁;冯家成;徐鸿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勇;单雅洁;李娜;钱佳宁;冯家成;徐鸿-.太湖潜流带有机质含量对硝酸盐还原途径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44-51
A类:
B类:
太湖,潜流带,有机质含量,硝酸盐还原,原状,沉积物,室内模拟试验,腐殖酸,流进,氮素转化,硝态氮还原,cm3,还原性,21d,Eh,mV,反硝化作用,带上,深部,降为,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反硝化过程,湖泊水体,碳氮循环,下行流
AB值:
0.2015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