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干湿环境对河岸带硝化及反硝化潜力的影响
文献摘要:
河岸带作为陆域与水域的生态交错带,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其氮循环的两个重要过程,探究淹水期、落干期河岸带的硝化及反硝化的潜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水体的氮污染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选取夏家寺河岸带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淹水期和落干期收集河岸带土壤样,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测定干湿环境下河岸带的硝化、反硝化强度.结果表明:①无论淹水期还是落干期河岸带土壤,EC、pH、SOC、NH4+-N、NO3--N、TN含量最大值均出现表层土壤;②淹水期河岸带各层土壤最大硝化速率、硝化活性为(1.81、0.44、0.83)mg/(kg·d)、(86.18、22.38、40.38)%,落干期各层土壤最大硝化速率、硝化活性为(3.00、2.05、0.48)mg/(kg·d)、(138.97、96.92、24.45)%,河岸带最大硝化潜力均出现在表层土壤,落干期平均硝化潜力大于淹水期;③无论是淹水期还是落干期,反硝化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表层土壤反硝化速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9.98、63.91 mg/(kg·d)],落干期河岸带平均反硝化速率[24.23 mg/(kg·d)]大于淹水期[24.02 mg/(kg·d)],淹水期反硝化活性在培养后的10 d达到最大值99.07%,落干期反硝化活性在培养后的6 d达到最大值101.91%;④河岸带硝化潜力、反硝化潜力与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淹水期硝化潜力与SOC、NH4+-N、pH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落干期硝化潜力与TN呈显著正相关,落干期反硝化潜力与SOC、NH4+-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碳源、氮素是影响河岸带硝化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河岸带;干湿环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丽慧;肖静文;冯晶红;刘瑛;李晗;李毅
作者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6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丽慧;肖静文;冯晶红;刘瑛;李晗;李毅-.干湿环境对河岸带硝化及反硝化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2(10):51-57,66
A类:
B类:
干湿环境,河岸带,陆域,水域,生态交错带,反硝化作用,氮循环,淹水,水期,落干期,氮污染,污染控制,期收,室内培养,实验测定,定干,下河,EC,SOC,NH4+,NO3,TN,表层土壤,硝化活性,反硝化速率,土层深度,土壤反硝化,基本理化性质,碳源,氮素,硝化反硝化
AB值:
0.18415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