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vascular plaque quantification,VPQ)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行性并观察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三维超声检查患者的双侧颈动脉,对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采用VPQ测量颈动脉斑块的灰阶中位数(gray scale median,GSM)及其他血管参数.根据斑块的GSM,分为低GSM组(GSM<40)和高GSM组(GSM≥4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斑块特征,分析斑块的稳定性.根据患者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将患者分为他汀组和非他汀组,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和2年时颈动脉斑块GSM及其他血管参数的变化.结果:共入组120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65.39±9.11)岁.低GSM组31例,高GSM组89例.低GSM组管腔的狭窄程度更重(面积狭窄率41.32%±21.37%vs.29.79%±17.16%,P<0.05).低 GSM 组的标准化管壁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NWI)显著大于高 GSM 组(0.61±0.14 vs.0.52±0.12,P<0.01),观察了 77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其中男51例,女26例,年龄(64.96±9.58)岁,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n=56)和非他汀组(n=21).与基线相比,3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体积、面积、管腔狭窄度、GSM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时,他汀组的GSM增加[中位数10.00(2.00,28.00)],而非他汀组的GSM减低[中位数-7.00(-11.00,5.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他汀组的颈动脉斑块体积无明显增加,而非他汀组的斑块体积略增加,但两组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组斑块体积增加[中位数0.00(-30.00,40.00)mm3,非他汀组为30.00(10.00,70.00)mm3,P>0.05].结论:三维超声(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3DUS)的VPQ可测量颈动脉斑块的GSM,低GSM(GSM<40)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更重,标准化管壁指数更高.VPQ观察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服用中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2年后斑块的灰阶中位数增加,提示3DUS的VPQ技术可用来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文献关键词: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他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邢海英;陈玉辉;许珂;黄点点;彭清;刘冉;孙葳;黄一宁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34;神经系统小血管病探索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邢海英;陈玉辉;许珂;黄点点;彭清;刘冉;孙葳;黄一宁-.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5):991-999
A类: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3DUS
B类:
三维超声,技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析应用,vascular,plaque,quantification,VPQ,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内科治疗,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gray,scale,median,GSM,斑块特征,服用,中男,平均年龄,狭窄率,标准化管壁指数,normalized,wall,NWI,斑块体积,管腔狭窄,狭窄度,减低,mm3,three,dimensional,ultrasound,可测量,血管狭窄程度,他汀类药物治疗,脉动
AB值:
0.1432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