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社区人群他汀干预策略预防心血管病效果的马尔可夫模型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CHERRY)的队列人群中,评价西方发达国家指南普遍推荐的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策略对我国发达地区人群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效果.方法:采用马尔可夫模型比较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不同策略,具体包括:(1)不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常规策略,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策略0);(2)采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简易模型(无实验室指标)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2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1);(3)采用WHO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复杂模型(含实验室指标)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2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2);(4)采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风险分层,并对高危人群(风险10%及以上)进行他汀干预(策略3).在上述策略的情境下,依据指南对中危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干预,高危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加他汀药物干预,研究期限设为10年,马尔可夫模型的循环周期设为1年,模拟10个周期并计算心血管病事件发生数和死亡数等结局事件数,以及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或死亡的需干预人数(number need to treat,NNT)等效果评价指标.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主要来源于CHERRY队列人群、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群研究数据、meta分析及系统综述.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讨一般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探讨干预措施效应风险比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纳入的225 811名基线未患心血管病的40~79岁的研究人群中,与不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的常规策略相比,采用WHO简易模型的策略1可预防的心血管病事件为3 482例[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UI):2 110~4 661],采用 WHO 复杂模型的策略 2 为 3 685 例(95%UI:2 255~4 912),采用China-PAR模型的策略3为3 895例(95%UI:2 396~5 181).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使用他汀的 NNT 在策略 1、2 和 3 分别为 22 人(95%UI:14~54)、21 人(95%UI:14~52)和 27 人(95%UI:17~67).策略3能够预防更多的心血管病事件,而策略1和2每预防一例心血管病事件使用他汀的需干预人数更少.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及概率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主分析一致.结论:在我国发达地区人群中采用西方国家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普遍推荐的基于风险评估的他汀干预策略能够取得更好的健康效果;在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上,采用China-PAR模型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收益,而采用预测变量更少的WHO模型则更有效率.
文献关键词: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他汀;马尔可夫模型
作者姓名:
巩超;刘秋萍;王佳敏;刘晓非;张明露;杨瀚;沈鹏;林鸿波;唐迅;高培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191;宁波市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宁波315101;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真实世界证据评价中心,北京 100191
引用格式:
[1]巩超;刘秋萍;王佳敏;刘晓非;张明露;杨瀚;沈鹏;林鸿波;唐迅;高培-.社区人群他汀干预策略预防心血管病效果的马尔可夫模型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3):443-449
A类:
Yinzhou,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
B类:
社区人群,干预策略,马尔可夫模型,模型评价,电子健康档案,Chinese,electronic,health,records,research,CHERRY,国家指南,基于风险,一级预防,模型比较,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实验室指标,风险分层,高危人群,复杂模型,prediction,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risk,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中危,生活方式干预,他汀药物,药物干预,期限,循环周期,死亡数,件数,一例,number,need,treat,NNT,效果评价指标,中国人群,人群研究,研究数据,meta,系统综述,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人群,风险比,uncertainty,interval,UI,西方国家,风险评估工具,预测变量
AB值:
0.250047
相似文献
比较3种不同指南/共识评价极高风险或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和血脂达标率差异
南楠;左惠娟;周渊;张闽;张明多;张东凤;田晋帆;高秉钰;聂晓璐;梁立荣;蔺洁;宋现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冠心病中心一区,北京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人群防治研究室,北京100029;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中心,北京100045;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1001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动脉硬化研究室,北京100029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刘梅林;张雨濛;付志方;叶平;郭艺芳;汪芳;何青;李建军;严晓伟;廖玉华;周晓芳;拓西平;王朝晖;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北京 100034;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心血管科,北京100853;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57;北京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医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1007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武汉430022;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成都610072;上海长海医院老年病科,上海20043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科,武汉43002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