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汉源县中海村"8·21"雨后型滑坡特征与成因
文献摘要:
探讨2020年8月21日四川省汉源县中海村突发滞后于降雨42 h的中型昔格达组滑坡特征及其成因.通过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拍、遥感解译、实验分析等方法,对滑坡的形成原因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中海村滑坡属于典型的昔格达组地层顺层基岩滑坡,滑坡面积8.10×104 m2,后缘陡坎高7 m,平均厚度约7 m,滑坡总体积58.00×104m3;降水通过滑坡体两侧冲沟和干旱土体表层产生的微裂缝渗入.前期超平均降雨量93%的降雨主导了滑坡的发生;滑坡区昔格达组地层及阶梯状地形为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条件,降雨和灌溉水通过干旱土体裂隙补充地下水的过程和地下水在砂岩、黏土岩互层结构中发生的转化过程导致了滑坡滞后.
文献关键词:
中海村滑坡;雨后型滑坡;成因机制;昔格达组;降雨入渗
作者姓名:
李宇嘉;陈宁生;杨溢;侯儒宁;何杰;倪化勇;刘恩龙
作者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昆明 65009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西宁 810016;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 610059;中国地质调查局 探矿工艺研究所,成都 611734;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成都 610065
引用格式:
[1]李宇嘉;陈宁生;杨溢;侯儒宁;何杰;倪化勇;刘恩龙-.汉源县中海村"8·21"雨后型滑坡特征与成因)[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185-195
A类:
雨后型滑坡
B类:
汉源县,县中,滑坡特征,昔格达组,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拍,遥感解译,形成原因,演化特征,中海村滑坡,顺层,基岩,坡面,后缘,104m3,滑坡体,侧冲,冲沟,土体,微裂缝,渗入,超平,降雨量,滑坡区,阶梯状,补给,灌溉水,裂隙,砂岩,黏土岩,转化过程,成因机制,降雨入渗
AB值:
0.3542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